下背痛的康复治疗,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
下背痛 (Low Back Pain,LBP) 是现代都市社会中最常发生的问题之一。研究发现,大约70%-80%的美国和英国的成年人会在他们一生中,曾经历过腰背痛所带来的痛苦。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五个成年人中, 将有四人会有严重腰背痛的经历。
仅次于感冒,腰背痛是导致45岁以下成年人误工的最常见的原因。所以,腰背痛不仅影响大众健康,而且更增加医疗负担并且降低劳动工作能力。
单纯的休息可以暂时缓解下背痛的症状,但如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疼痛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疼痛,导致腰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下背痛急性发作时,建议去医院就诊,排除特异性下背痛(如骨折、肿瘤、椎间盘病变、内脏疾病等)后,可通过物理治疗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急性期过后需在物理治疗师或医学运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运动康复训练。
具体而言,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康复训练,目标是改善局部的循环,让受伤部位得到更好的营养;激活并强化局部稳定肌群,使下背部得到更好的保护;调整生活方式,如办公时的坐姿,日常生活的使用习惯等,防止下背部受到伤害。如此长期坚持,方能避免下背痛的反复发作。
下背痛诊断标准
关于LBP的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综合国内外下背痛专家提出的标准,我们归纳其诊断依据主要为症状持续3个月或6个月中疼痛时间超过一半,表现为腰、腰骶、骶髂、髋、臀及下肢部位的疼痛感觉,这种疼痛的感觉可以是麻木、无力、触电感、闷痛感等多种感觉单独存在或混在一起。
下背痛成因多种多样难以确定,根据下背痛的发生原因,我们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下背痛评估
鉴于腰痛的常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性,如何有效评估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一直以来是康复医学、运动医学领域中的热点。对于下背痛患者的评估,我院有一整套专门的评估量表来评价,该评估体系包括疼痛病因、疼痛时间、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等方面,通过评估表可以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和功能障碍程度,可以指导腰痛的临床康复治疗决策。主要的评估有:
(1)临床症状评估:
包括体格检查、疼痛评分量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等。
(2)运动功能评估
包括腰椎主动活动度、躯干肌肉力量与耐力测试(维持时间)、核心稳定性评估、Y平衡测试、腰部功能性前伸和SFMA选择性功能评估等。
下背痛的分类
下背痛的一个特点是病因众多,包括退行性、炎症性、感染性、代谢性、创伤性、良恶性新生物、先天性或发育性、肌肉骨骼源性、内脏性、血管源性、心理源性、手术后等。
鉴于纷乱复杂的病因,世界卫生组织,把腰痛分为了以下三类:
l 非特异性下背痛
引起疼痛的具体病理部位不能十分肯定,涵盖了以往的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的各种诊断。
lI 特异性下背痛
肿瘤、感染、骨折等具体的病理变化引起的下背痛。
lII 根性下背痛
又称坐骨神经痛,多数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症状。
下背痛的康复治疗
(1)卧床休息:
急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较剧烈时,可指导患者短时间卧床休息,一般以2~3天为宜。不主张长期卧床。
(2)牵引治疗:
牵引可以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宽,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刺激,使疼痛缓解或消失。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3)物理因子治疗:
在下背痛的保守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对缓解各类疼痛、改善患部微循环,消除水肿,减轻肌肉及软组织痉挛,促进腰部及肢体功能的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介绍几种可用于下背痛治疗的物理治疗方式:
①高频电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等疗法,通过其深部透热作用,改善腰背部肌肉、软组织、神经根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②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应用直流电导入各种中西药物治疗。可用中药、维生素B类药物、碘离子等进行导入。
③石蜡疗法:利用加热后的石蜡敷贴于患处,使局部组织受热、血管扩张,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由于热能持续时间较长,故有利于深部组织水肿消散、消炎、镇痛。此法简便易行,家庭亦可采用
④低频电疗法:使用低频调制的电流刺激相应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⑤红外线照射疗法:红外线灯照射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运动治疗:
主要作用为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的活动度,增加肌力。一些针对腰部的医疗体操、游泳、举哑呤、步行、慢跑等运动可以用来防治下背痛。
(5)药物治疗:
常用的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
(6)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下背痛必须是非手术治疗无效才采用的,最好是非手术治疗6个月到1年后再考虑手术。
(7)稳定度训练
稳定性训练是指针对维持腰椎动态稳定性的训练,是治疗下背痛的最新训练方法,是根据大量研究结果所发现的下背痛患者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针对性治疗方案,训练的目标肌肉是腹横肌,多裂肌,脊柱旁、腹部、横膈和盆底的其他肌肉。
康复社说:下背痛的康复方案因人而异,康复方法数不胜数。对抗下背痛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其效果远胜任何一种治疗!
编辑排版/y 来源/网络 注:内容有异议者请联系更正或删除